1.两种芦类植物。 2.因盗贼常聚集于萑蒲所生之地,故亦用以指盗贼出没之处。 3.指盗贼;草寇。
读音:huán
[huán]
〔萑苻〕中国春秋时郑国沼泽名,据记载,那里密生芦苇,盗贼出没。后因以代指贼之巢穴或盗贼本身。 ◎ 古代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
读音:pú
[pú]
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两米。根茎长在泥里,可食。叶长而尖,可编席、制扇,夏天开黄色花(亦称“香蒲”):蒲黄(蒲的花粉)。蒲棒。蒲草。蒲绒。蒲扇。 ◎ 指“菖蒲”:蒲节。蒲月(指农历五月)。 ◎ 庵,用草盖的圆形屋。 ◎ 古同“匍”,匍伏。 ◎ 姓。